学术活动

【明德讲堂】夏正楷阐释华夏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

  •   2018年9月21日晚上7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教一208教室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就从其他教室搬来凳子坐在过道里。来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简称“网安学院”)的徐同学说:“为了听到这场讲座,我早早地就来占座了。”还有很多同学和徐同学一样,慕名而来,他们要聆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带来的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华夏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

    夏正楷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先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夏正楷说,陶器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材料的物理性质,从古迹中可以看出精美的陶器画术以及如今都无法企及的精湛工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自然,而可以根据气候生产种植农作物,使人类的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经济形态、技术水平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由此复杂化。

      然而,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夏正楷告诉大家,我们的先祖曾经历过不止一次的气候剧变,“新仙女木事件”导致天气突然变冷,使智人不得不走上新石器时代,从而进行之后的农业生产、文明孕育。其后的大暖期气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农业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气候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这使得许多文明因此中止。而华夏文明正是凭借着“天时”之利才得以延绵至今。

      “太涨‘姿势’了!”同学们对夏正楷慷慨激昂的讲述回味无穷,在提问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很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讲座现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我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自豪。”来自资环学院的张同学说。大浪淘沙,历史的车轮磨灭了无数曾经辉煌的过往,但是华夏儿女所创造的文明却在时间的洗涤中愈发熠熠生辉。夏正楷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先祖们的过往,华夏文明可以一花独秀的“天时”之利。

      网安学院的徐同学认为,明德讲堂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是因为老师们精彩的诠释,“人文类的讲座都太有趣了,而且来讲课的老师们都是大牛级的人物,我真是恨不得每场都来”;二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明德讲堂让我们能在日常学习的同时,还能开拓眼界,一举两得。

      徐同学表示,虽然自己是工科生,考古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但是夏教授说,“搞科研就得耐得住苦”,这句话让他获益匪浅,他觉得科学是互通的,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内涵是一样的。

      本次明德讲堂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了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们。忆古思今、古学今用,以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抓住文明发展的“天时”之利,文明的未来,必由我们书写!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