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西北研究院改革走向纵深

  •   “最近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成立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就是为了促进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凝练与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两年前,在原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下称寒旱所)、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等五个机构基础上,组建了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下称西北研究院)。

      两年来,该研究院以促进创新发展为目标,跨区域跨领域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在改革中着力探索出一条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激发了研究院的创新发展活力。

     

      “动刀子”的真改革

      “瘦身健体”、机构精简、提效增速是当前包括科研院所在内的各类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16年3月,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组建成立西北研究院,旨在使之成为我国专门从事研究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服务重大工程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为什么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王涛认为,这既是深度凝练学科目标、形成优势学科、建立优势团队、稳定扎根西北地区人才的需求,也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紧迫需求。

      位于西北地区的这五个研究机构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工程等方面都各有各的优势,曾经开拓并发展了具有明显学科和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学科团队,取得了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内的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

      “这些机构均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肩负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的任务。通过整合机构,实施体制改革和机制优化,有助于减少重复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组建一支能‘打大仗’‘打硬仗’、轻装上阵的国家科技队,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王涛告诉本刊记者。

      此外,早在1999年,寒旱所的改革就已为西北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了先行探索。寒旱所由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整合而成。

      “当时的整合改革瞄准国家目标,开展重要科研活动,有效地凝练了一批特色学科,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解决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如保障青藏铁路等工程行车安全等。”王涛告诉记者,自2000年至2011年,寒旱所总共拿到9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这在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相关的20多个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二。

      “2015年,中科院在做‘十二五’规划验收时肯定了寒旱所在中科院资环领域研究所内的科研实力,但同时也指出,西部有的研究所申请项目的能力不足,有的研究所特色学科没有大平台依托和发展,导致学科优势弱化、特色不明显,人才流失严重。”王涛坦承。

      西北研究院党委书记谢铭表示,寒旱所的先行改革取得了宝贵经验,因此中科院决定在寒旱所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深化改革,以行之有效的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重点突破,以争取成为资源环境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典范。

      如今,组建后的西北研究院正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决策实施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任务,开展高寒干旱自然条件下的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第三方评估,为国家解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啃下硬骨头”

      2016年6月起,新组建的西北研究院便瞄准理顺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减少法人单位等“硬骨头”着手改革。

      在理顺体制和机制方面,健全了西北研究院党政议事决策程序和院所两级管理的议事—决策—履职程序,实现一体化运行,形成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研究系统、以野外站网为主的观测分析系统和以技术与信息共享为主的支撑体系。

      本刊记者了解到,改革涉及的五个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更高效地管理运行,西北研究院进行了机关部门、技术支撑部门岗位和人员的整合。撤销了在兰州的三个研究所的法人资格,将这三个机构的18个管理处室合并成8个,正副处长由30多个减少到17个。同时,推动技术支撑岗位的改革,合并同类项,例如将原各单位期刊编辑图书系统整合成一个。此外,根据属地化管理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应保留了青海的两个二级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重点强调西北研究院整体学术交流,以促进学科整合。

      在凝练学科特色方面,西北研究院瞄准国际地球科学与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前沿,强化优势领域,补齐发展短板。

      王涛介绍说,根据满足国家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和突出区域特色原则,西北研究院在布局设计上有所侧重,突出高寒、干旱区生态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特色,强调特色学科领域建设。

      例如在原5个研究单元、13个重大突破和20个重点培育方向的基础上,凝练出了5个重大突破和10个重点培育方向,制定了“一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和“特色研究所(群)建设方案”,这些做法成为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向导和遵循。

      “凝练出的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旨在集中人力、财力等资源强化特色学科领域建设,重点培育研究队伍,争取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强调产出更重大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王涛说。

      此外,中科院还通过经费倾斜扶持西北研究院的发展,从硬件上充实野外台站的发展。“与原寒旱所情况不同,以前西宁的2个研究所的5个野外台站(中心)没有稳定的运行经费,多是通过科研人员的课题来补充。整合后,我们将院里的经费一部分用于全部23个野外台站(中心)的运行,同时给予课题支持。”王涛补充道。

      在这场“真刀真枪”的改革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阻力,就连“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命名都争议了很久。

      王涛认为,改革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涉及部分人员的岗位、职责乃至利益的变化,一些部门撤销或资源削减,遇到各种不理解在所难免,需要耐心解释引导,化解矛盾,切实解决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基本平稳地度过了改革的阵痛期,大家也看到了改革带来的益处,正适应并融入新的角色。”

     

      改革效益初显

      不久前,中科院副院长张杰院士在对西北研究院调研后表示,该院深化改革以来,改革成效明显,“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大项目争取和科研成果产出态势良好,创新团队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发展。”

      曲建升曾是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改革后,他担任西北研究院院长办公会议成员,继续负责此前的工作。他对改革带来的变化感受明显。“兰州三个研究机构的影像、图书、文献情报等业务都由我们来接手管理,原寒旱所的期刊编辑部等的工作和人员也集中到了我们的部门,使得我们业务得到拓展,服务更专业,产出更多。”

      和曲建升一样,原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夏燕青也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机遇。在他看来,研究机构整合后,研究人员申请重要项目的能力增强了,承担科研任务的优势凸显出来。他告诉本刊记者,他所在的部门和地处西宁的盐湖所正在商讨共同申请项目,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未来竞争优势。“我们可以在放射性铀、钾等微量元素研究方面开展合作。盐湖所在提取方面是强项,而在微量元素的地下分布、形成规律的认识等方面研究我们是强项。”

      西北研究院科研处的数据显示,两年来,西北研究院已争取到院外科研项目经费8.09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50多项,经费4.59亿元,较2014~2015年增加了45%;省部级横向项目上百项,经费3.5亿元,与前两年相比也略有增加。改革后,研究院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成果产出呈现良好态势。

      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院地处西北,在申报国家、部门的科技项目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骨干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依托20多个野外台站和观测数据,仅兰州的这些科研院所就已拥有50多年的积累,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成果,部分成果荣获国家级奖项。“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国家重大项目并没有给西部研究单位反而给了东部相关单位。然而,东部有关科研单位缺乏相应的积累,他们争取到项目后又分解给西部的科研人员,这对西部科研人员来说不太公平。”

      受访专家表示,西部研究机构在生态环境和资源领域等方面更占优势,希望发挥西部科研院所优势,支持西部研究院所竞争和实施这些项目。

      “现在西部地区科研人员到外面做报告,从同行评价中,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奉献西部。”一位受访科技人员说。他建议国家设立科技人才专项的转移支付资金,提高科研人员待遇,让其有更高的认同感。此外,国家应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给予政策倾斜,以稳定西部地区的科技队伍。“如果现在人才流失严重,将来再吸引人才回流的成本就会更高。”


    责编 :黄巧